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经济进入了新时代。2023年前后,我国将跨入发达国家行列。随着经济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升,如何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个性化需求?李伟利给出了中国经济新时代的发展方略:推动制造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供更多、更好的智能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价值追求。转子泵
“加快推进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融合,是破解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李伟利指出。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席、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则一再强调:“现在到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没有互联网的制造业没有未来,没有制造业的互联网更没有未来。”卫生泵
集约型智能制造: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智能制造成为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究其原因,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是其一,“国内一线生产工人到高级管理人员的人工成本飙升,用机器人替代人工的综合成本优势开始显现。”李伟利说。液下泵
“人们收入和文化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其对个性化的追求,大规模批量生产的基本型产品的溢价变低。”李伟利表示,用户需求的个性化,也是需要智能制造来满足的。
提高品质、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增强柔性,是智能制造给传统工业带来的最大改观。而我国要实现智能制造也面临很多问题,李伟利指出,“智能制造的前提是自动化,而我国的装备工业与发达国家差距大,汽车的冲压、焊装等工艺都是引进国外的技术,为了加强基础工业薄弱环节,我国提出了多个提升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行动计划”。
智能制造的最高标准就是实现集约型智能制造。李伟利坦言,智能制造要达到集约化,人的智慧与机器智能互补才是关键。油泵
“用人的智慧来优化机器运作工厂设计,做好成本核算对比,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工序的智能化改造,以成本为标准寻找集约与智能的平衡。要保证机器功能的充分发挥,有取舍地先使用恰好能够满足生产要求的成熟设备,避免设备先进性的浪费。”李伟利表示,集约化智能制造并不是选择最优的机器智能,而是“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制造业转型:互联网的主体“本应该是制造业”
互联网技术为制造业提供了新的引擎,而制造业也成为互联网发展的新动能。一提到互联网与制造业的关系,王坚坚持认为制造业并不是为了生存而选择互联网转型,相反,“互联网的主体本就应该是制造业”。
未来十年内,互联网的大部分计算量将由制造业占据,制造业跟电脑和手机一样是互联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像电刚发明出来的时候只是照明,后来进入到制造业,现在来看,工业用电的体量是生活用电不可比的。”王坚解释道。
“现在到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没有互联网的制造业没有未来,没有制造业的互联网更没有未来。”王坚认为,传统互联网依赖的是地下光缆,而不久的将来,这条光缆必然要被搬到卫星上。到时,硬件技术的根本变化将引发互联网世界发生巨变。
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最后会完成地球资源可持续发展这个闭环。“我们人类消耗掉自然资源,一定要在某个阶段达到平衡。制造业接入互联网是靠计算能力把能耗降下来,地球的自然资源是平衡的,制造业最后就实现了可持续。”王坚说。
当提到人们对于“智能取代人”的困惑时,王坚笑称,这是一个大的悖论,本来属于机器的工作,人们本不该掺和。人类之所以还在生产线是因为机器不够成熟,一旦机器可以胜任人类的工作,人们就可以被解放出来。“所以,是人类之前坐错了位置,被换下来不应该感觉受伤害。”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分布式计算是解决途径
随着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未来的制造业里面很多产品都会被赋予数字化的服务,“就像苹果手机的创新是把传统手机做成了一个数字化的产品,特斯拉也是把汽车做成了数字化媒介”。迅雷CEO陈磊介绍,目前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已进入2.0阶段,拥有广阔的前景,但在此过程中,融合也将面临巨大的计算成本问题。
陈磊指出,如果实体经济全面融合进互联网数字经济,那全社会对计算能力的需求将面临爆发式的增长。与此同时,计算成本却再难出现大幅度的下降,因为摩尔定律正在逐渐失效。
“随着数据量、计算规模的高速增长,今天整个的物理设施和计算成本其实已经没办法支撑这样的一个产业发展了。这会是实体经济融合互联网的最大挑战。”他说。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陈磊认为分布式计算会是正确方向,在他看来,分布式计算规避了很多的海量计算和海量数据传输的问题,能有效解决当前计算成本高企的难题。
在谈及当前国内分布式计算的发展情况时,陈磊进一步介绍了迅雷目前转型的核心方向——共享计算。在分析共享计算的社会价值时,他表示,截至2017年12月,共享计算为全社会节约了15亿元带宽资源、3200万度电、26800吨二氧化碳。
“迅雷推出的玩客云就是对共享计算的实践,这个设备可以采集用户家庭里面闲置的计算资源,包括带宽资源、存储资源和CPU资源,把这些非常小的、闲置的计算资源全部都收集起来,形成云计算平台给企业去用。”陈磊说。
王坚认为,智能制造的未来会由中国来引导,一方面,中国互联网最强大的地方是互联网的超强渗透力,这是真正的基础;另一方面,中国的制造业体量和民营企业数量在全世界范围都位于前列。“世界上有哪个地方比这里更鼓励‘双创’,更期待产业升级?”